纯中国血统“复兴号”高铁上线,10大亮点让你的感受上天!
点右上角蓝字关注“新民眼”,看更多精彩内容
“复兴号”来啦!你坐过了不?
未来将成为高铁主力军的“复兴号”究竟长啥样?有哪些亮点,哪些“过人之处”?
新民晚报记者第一时间“尝鲜”体验,还没乘坐过的朋友跟着我们一起去探秘吧——
1
外观“帅呆”
“复兴号”现有两种车型,
“CR400BF”车身以白色为底,
辅以金色的“腰带”,
车头更具冲击感,
还未开跑就超有“贴地飞行”的架势
另一型号“CR400AF”车身以灰色为底、
红色为“腰带”
2
车厢空间更大
“复兴号”列车高度从3.7米增高到了4.05米
3
座位更宽敞
“复兴号”座椅也比“和谐号”略宽,
二等座椅间距为1.02米,
一等座椅为1.16米
4
座位号由液晶显示屏显示
液晶屏未来还会显示不同颜色,
以表示座位是否卖出
5
插座更密集
“复兴号”一排三座有两个插座,
一排两座则有一个插座,
都位于座椅之间,
每个插座上除了有两孔、三孔的插孔,
还有USB接口
6
全车覆盖WiFi
目前WiFi尚处于测试、完善阶段,
将来“复兴号”整列车的WiFi网络全覆盖,
旅客可随时上网,旅途不再寂寞
7
照明模式更人性化
车内照明有十几种模式,
亮度从高到低,光线从暖到冷
8
速度更快
试验时速最高达到420公里,
但为了安全冗余,
同时“服从”其他车型的速度和铁路运行图,
目前“复兴号”最高时速还是300公里
9
车辆更平稳、舒适
在断面增加、空间增大的情况下,
列车运行阻力、车内噪声等却明显下降;
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,
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
10
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
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,
“复兴号”把“和谐号”车顶“鼓包”里的受电弓和空调系统,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;
跑起来更节能,
列车阻力降低7.5%-12.3%,
在350公里时速下运行,
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%左右
这些“过人之处”是乘坐时能切身感受到的,那“复兴号”还有哪些你看不见摸不着的秘密呢?
互联互通
中国高铁是在“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”的道路上诞生的,就是我们熟识的“和谐号”。
和谐号
复兴号
技术引进
自主开发
由于是从欧洲、日本引进了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,“和谐号”4种不同车型之间不能“互联互通”。
这些技术平台的标准系统不统一,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,不仅司机的操作台不一样,连车厢里的定员座位都不一样,无法相互替代。一旦某节车出现故障,需要组织乘客换乘,临时调来的车很可能出现要么“挂不上”,要么“缺座位”。此外,每种车都需要有备用车停在车站应急,动车检修的车间也要把4种车的零部件全配备。
“复兴号”实现了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化、标准化和系列化。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、转向架、牵引、制动、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。特别是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。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,中国标准占84%。中国标准动车组的“标准”,意味着今后所有高铁列车都能连挂运营,互联互通。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,不管哪个工厂出品,不管是哪个平台出品,都能连挂运营,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。
性能提升
相比“和谐号”,“复兴号”性能在多方面得到了提升:有些是旅客坐一次车就能感受到的,比如车身“身材”更好更漂亮、容量更大、舒适度更好;有些则是旅客“看不到”,但切实保证了旅行的安全和舒适。
“寿命”更长
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、温度横跨正负40℃、长距离、高强度等运行需求,“复兴号”进行了60万公里运用考核,比欧洲标准还多了20万公里。最终,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,“复兴号”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,而“和谐号”是20年。
2
“警惕性”更高
“复兴号”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,比以往监测点最多的车型还多出约500个,能够对走行部状态、轴承温度、冷却系统温度、制动系统状态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,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,为全方位、多维度故障诊断、维修提供支持。列车出现异常时,可自动报警或预警,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。在车头部和车厢连接处,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,在低速运行中出现意外碰撞时,可通过装置变形,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。
过去五年,中国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.2万公里,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。在一路领跑中,中国高铁不仅成为百姓的出行首选,更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和新时代的中国地标。
截至2016年底,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.2万公里,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,其中约六成高铁是十八大以来建成通车的。中国已不仅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,也是高铁安全运输规模最大的国家。去年,高铁运送旅客14.43亿人次,相当于帮非洲和南美洲的总人口搬了次家。
兰新高铁跨越塞北风区,沪昆高铁蜿蜒南国山川,哈大高铁驰骋东北雪原,宁杭高铁穿梭江南水乡,青荣城际环抱胶东半岛,“四纵四横”骨干网基本贯通,越来越多的省份填补了“高铁空白”,搭上了“和谐号”。
与其看人揭秘,
不如找机会坐上“复兴号”,
来一场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吧!
文/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 杨硕
编/黄佳琪 李景欣
图片来自视觉中国
往期内容
公众号ID
xinminjd
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